冲破围城
作者:璞玉芳华 | 分类:现言 | 字数:72.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7章 隐形合伙人
季月朋并不甘心,他继续东奔西走,四处寻找贷款的门路和机会,皆无功而返。他屡屡碰壁,从翻腾的欢喜跌入烹煮的忧愁。
回家后的季月朋有气无力地躺倒在沙发上,两眼盯着电视,却不知节目的内容为何物,常常会没着没落的和衣睡到天亮。
一天又一天,眼瞅着新年将至,唾手可得的发财机会岂能化作临渊羡鱼?
季月朋心有不甘,心火上扬。一夜间,他的牙龈肿胀,嘴角也冒出一堆大大小小的燎泡。
方子玉从同事那里买回一大网兜茶农亲手炒的绿茶,每天早饭后给季月朋泡上一壶,喝了败火。他喝完一壶,再接上一壶,喝的胃里满当当的。起身去卫生间时,胃里常会发出“咣咣咣”的响声。
挥毫泼墨写春联,每年仅此一次,是季月朋最为享受的时刻,今年再无心顾及。
眼看这一场发财梦的泡沫即将发出滋滋爆响时,新的合伙人出现了,一次性为季月朋的公司注入一百多万的资金,让他着实体会了一把近似绝处逢生的重塑感,《百万英镑》中的主人公亨利·亚当斯的形象倏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位新的合伙人非同一般,他提出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前所未闻的特别条件,不但要隐名,对外更不能提及此事。
如此的合伙人,是不是带了神秘感?
他是谁呢?他是干什么的?
他既不是生意圈的,也不是在银行部门工作的,而是政府公务员——桑大良,他貌似憨厚,实则精明,并拥有一项秘而不宣的绝活,一手字写的不算好,而模仿他人的笔迹,却能以假乱真。
因为办理营业执照,季月朋偶遇桑大良。
当桑大良的目光落在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的那一刻,他的心念起动。
此后,桑大良主动与季月朋交往起来。
没过多久,桑大良通过正面和侧面的了解,对季月朋有了根本性的认识。这个人的优点是热情仗义、不吝钱财。缺点是懒散、太爱面子、不擅于精打细算。他身上还有一点是桑大良尤为看重的,喜欢喝酒,却不能控制酒量,且醉酒后很容易断片。像他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做生意,更适合在体制内干一份循规蹈矩的工作。
之后,桑大良与季月朋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等待着一个或许可以利用他的时机。
桑大良的判断无疑是精准的,季月朋的确不适合做生意。
初入商海,季月朋侥幸躲过一次厄运,目睹同行中有人经受不住损失惨重而自杀,留下弱妻娇儿,转眼浸泡在人性的污秽不堪中。他看的心头发紧,觉得自己或许也不是块做生意的料,决定出海上岸。然而,原单位已经回不去了。
幸而,季月朋早已拿到了成人高考的大专文凭,他可以报名考公,考取公务员。
此后,每年考公前的三个月,季月朋都会挑灯夜战,全力复习。连考三年,三次都卡在了面试那一关,最终不得不放弃。
这期间,季月朋错过了一次发大财的良机。
全国各地的同行中,如同雨后春笋般,一夜涌出大大小小的一批暴富者,他们的身家净值在此机遇中陡增,或是几十万,或是几百万,甚至还有上千万的。
季月朋深深叹息的同时,想起方子玉说过,她小时候读完《百万英镑》后,曾异想天开地问方父,世界上有百万富翁,有没有千万富翁呢?方父回答,百万富翁就了不得了,哪还会有千万富翁。
方家父女二人对话的当时,整个兮和镇连万元户也寥寥无几。那些家境殷实的,银行存款的总和也不过是四位数,而且领头的数字十之七八都和九保持着一段距离。
季月朋又想起那时的他,很是自信地摸着方子玉的头,充满豪情地说,自己要好好做生意,挣到一百万,就交给她自由支配。特别怕冷的她可以不用出去上班,冬天待在暖和明亮的房子里足不出户,也好好感受一下熊在冬眠中的幸福。
然而……
或许……
如果对一个人有了彻底充分的了解,想对他进行掌控便是易如反掌的事。
桑大良暗暗地笑了,他必须与季月朋合伙做生意,利用他和他手里的资源好好发几笔大财。然而,他并不急于一时,只在心里周密的谋划着,舒缓地拿捏着,慢慢等待,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让季月朋对他的加入心存感激,对他言听计从。
心里想着机会,机会就来了,它在桑大良不动声色的关注中来到了。
桑大良果断地向季月朋抛出橄榄枝,与他合伙做生意,出资一百三十万。
季月朋的激动自是无以言表,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桑大良提出的所有条件。
金钱耐不住寂寞,好运也不喜欢孤独。
正在季月朋叹息投资比例过于悬殊时,一只只援手向他伸出来。
第一个送钱来的是方子圆,她从方子玉那里得知季月朋的烦恼,决定倾囊相助,去银行提出家中所有的存款,定期的和活期的,那是准备给涵墨买一台雅马哈钢琴的。
第二个出手的是杨默然,他亲自出面,帮季月朋收回了大部分拖欠的货款。
最后一个是罗士伟,他豪爽地给季月朋做了担保,从银行贷出三十多万。
很快,季月朋也有了上百万的资金。
除夕这天,购回的钢筋悉数码放在城郊的仓库里,整整齐齐的,季月朋高兴地看着,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此刻的仓库里充溢着黑金般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他的商海之路。他不断在心中憧憬并展望着未来,不禁豪情万丈。
人间万户的烟火流转迂回,以不同的字体书写着辞旧迎新的况味。
除夕这天,单位里的员工除了值班的,不是已经在家中,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王海波不用值班,却既不在家中,也不在回家的路上。这几夜,他借助酒精的力量,才不用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烙大饼”,勉强睡个囫囵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