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低空
作者:霄崖隼鹰 | 分类:青春 | 字数:109.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22章 互相理解
2017年6月17日,千叶的《琼紫梅聊天感想》
《琼紫梅聊天感想》
今天琼紫梅她回复了前今天的语音,但她强调只是在说明她的那篇文章我误解的部分。
我不想别人因为同情而喜欢我,我觉得自己不可以太主动,但也不能长时间不联系。
作为朋友偶尔发个问候或者分享篇文章吧。我知道自己跟她交流下去,受伤的可能性很大,按她的说法一是不喜欢我,二是以朋友了解后没有那种男女感觉的话,也就继续是朋友咯。
她看到苦难的人会难受并帮助,有悲悯情怀,(老人卖瓜子)。
她是个好人。我不会去伤害她,她可以伤害我。
发现一点不足需要改正:
1尽可能少说自己的事情,
2尽可能语音,
3尽可能少打字,不要一下子发好多过去,
我似乎发现了自己一点重大的顺序错误,不是先表白在了解,因为别人一答应就成了你的女朋友了呀,所以必须要对你有足够的了解才愿意这样不,你自己也是呀,你都不了解别人,直接说,我先认定了你,再去喜欢,再去好好爱,当然这也行,比如相亲,但正常情况下似乎不好接受。
所以要暧昧到她已经默认同意你了,再表白,这样才能成功,你们对彼此都非常了解了才行。
和她聊时,可能个别话或问题稍微出格了一点点,她没有这方面的回答,而是只讨论与那篇文章直接相关的。
而且我以前一直担心的一个问题,成女朋友后怎么相处的问题。这些当然在前面就弄清楚的好。适当说自己的,不要表露太多。尤其是自己比较不幸这个事情不要再提了。如果她问到就说有个家人过世了。其他的暂时不说。
做好永远只是朋友的准备,但好好对人家。考虑她的想法。她想让我做朋友,那么我就做朋友,不要给人家抉择的压力,她已经拒绝两次了,第一次,除非有感觉的,否则不结婚,孤独终老,第二次,我不喜欢你。
我还是不要再联系她为好,顶多发个问候,不分享文章,她分享东西的话,好好回复就是。
—————《琼紫梅聊天感想》 完——————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或许我们可能互相理解,但并不会被人完全理解。即使再亲密的人之间也是存在矛盾的……
人与人的相处就像热水与冰水的交融,在不断的冲击中慢慢磨合而产生新的温度温水,可在人与人在不断的碰撞中也会更加了解与融合对方。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相互理解,自古以来,这都是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能真正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说能,既然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那为何从古至今,误会、隔阂,总是伴随着人们存在,为什么对待同一个问题,总是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倘若回答不能,那么同样的,又为何有“异口同声、不约而同”的存在,为何别人犯错之后能选择原谅,若非理解,怎能原谅。
事实上,每一个问题,都是与争议共生的。
小说家黄易在其名作《大唐双龙传》中,借主人公徐子陵之口,说了这么一段话:
“实质上,我们并不能明白自己。对于生命,更绝不知道是甚么回事。 生命究竟是甚么,生命的结果会是如何。
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内外两种现实,无论你多么神通广大,也只能从外在的一些蛛丝马迹,去捕捉我内在的情况,得出来的只会是扭曲后的东西。
尤有甚者,只能从自己的想象角度出发,去了解别人的生命。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是注定要误解别人。” 因为看待别人的时候,只能够作为一个旁观者,没有办法真正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没有办法真正“感同身受”。不能交换,不能等同。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则认为,无法了解自己,更别说别人了。
两人说无法了解别人,一个说别人无法了解,角度虽然不同,但是结论是大同小异的:人与人之间,不能做到相互理解。
人无法掌控世事,世界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了,变化是时刻存在的,所以一个人在这一刻的观点到了下一刻已经发生了变化,另一个人又如何再去理解。
这是现实的情况,而从理论层面上来理解,纵观所学的大众传播学导论以及其相关的理论,无论是导论所涉及的传播的真正含义还是其说讲述的传播的种类、方法、原则等等,亦或是如何达到传播的最大化等等,这些理论上的东西或者说规范性文书,教条性质的指导原则在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问题上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为例来讨论。五大要素分别是:传播主体、传播对象、讯息、媒介、反馈。试问,这五个方面,哪一个是能完全掌控得了的,且不说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这两个角色基本是由人类来扮演,人类本身的不确定性和独特性就注定了两者的存在是主观属性大于客观属性的,传播消息时人的主观意愿产生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再者,讯息在通过媒介传播时,就一定是完好无损的么,不,不是的。讯息在传播途中,总会遇到意外的情况,媒介传播并非百分之百的稳定。通过媒介时,谁都无法将讯息量的损失排除在外。其次,最后的反馈,这一步的主观性太多了。如此看来,我们根本无法保证传播过程的完好,无法保证传播主体与对象所有的讯息是相同的,又如何去谈理解。
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距离,可以是空间方面的,也可以是时间方面的;可以是地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要想人与人之间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消除这些距离。然而,这些距离又如何去将它们消除。
自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坚决地坚持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理解。 马克斯韦伯说:要了解凯撒,不一定得成为凯撒。 无法经历别人的经验,但是可以分析他们的经验,借鉴他们的经验。
人与人直接的确不能达到完全理解,但是,如果退一步,抛开那个“完全”,不那么吹毛求疵,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也不是那么困难。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不如意的时候,而有的人却不知道怎样去面对,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或者随时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理解!并不是别人不理解,而是相互之间不理解,当在抱怨别人的时候,为何不先看看自己的态度如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要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没有那么多抱怨,只要抛开一点自私,从自我当中解放一下,虽然不能代替别人去经历,但是可以多想想,多思考,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他人,从一个小圈圈里脱离出来,更客观一点,更理性一点,要做到理解,似乎也不是那么难。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理解,不能算作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去看待人与人直接的理解。理解并不是一定要完全理解,毫无偏差。
所以说,当讨论人与人直接能否相互理解的问题的时候,需要的不是从理论层面去分析、去研究理解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而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可操作的方向出发,多一点宽容,少一些苛刻,不过分追求完全与完美,正确地看待“理解度”这个问题。
每个人心里对“理解”总有自己的尺度与衡量标准,所谓理解与否,靠的不过是人自己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