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班花暗恋我
作者:五奕 | 分类:青春 | 字数:5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读无字书,弹无弦琴
提到书,人们就会想到黑字印在白纸上的有字书,或是历史上的汉简竹帛。提到无字书,则难免会有人感到困惑:书还有无字的吗?真的存在无字书吗?在《菜根谭》近四百则的语录中,其中不乏一些不易理解且富于人生哲理的语句,其中论及读无字书和弹无弦琴的章节,就很耐人寻味。
从狄义来看,无字书指的是不着录-字文的白纸汇编。唐僧与孙悟空等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取经,首先得到的就是“无字真经”一无一字一句印录的白纸书一此乃《西游记》所描述的一段故事。而从广义的标准来看,无字书泛指的则是独立在有字书之外的、人们所过的生机盎然的日常生活,是风声雨声读书声,也是家事国事天下事;是衣食住行,也是男女私情;是你的对空长啸,也是她的望月感怀;是日月历天,江河东流;是鸟语花香,风云变.....总而言之,无字书所囊括的,是有字书之外的-一切。洪应明所讲的“无字书”,正是在此意义上言的。如此看来,无字书的内容,要比有字书丰富得多,无字书的变化,要比有字微妙得多。举个例以证之,现实生活中,恋人之间的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瞬间,较之文学大师对此的最为优秀的文字描写,还会更多了千种风采、万缕情丝。
因此,解读无字书,无疑要比解读有字书更不容易。无字书的内容是无限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的生活头绪,而有字书的内容则是有限的,是摘一个就是一个的、饱满的既有成果。归根结底,无字书是有字书的根源气依据。
读无字书也就是最根本也最彻底的,同时还是极富于禅意的。诚如清朝文学家张潮所言:“山水亦书也、花月亦书也。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禅宗何通过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来立宗。理解了无字书的实质及解读无字书的必要,再去认识弹无弦琴,相对而言,就容易些了。
弹无弦琴的典故,出自东晋着名诗人陶渊明的一段往事中。据史书记载,陶湖明有把无琴弦之琴,当他心情十分平静之时,他就会摆出这把无弦琴,在上面“弹奏”、“抚弄”一番。当然,这把没有可抚弄弹拔的琴弦的琴,自然是不会演奏出任何悦耳动听的琴声的。
而这,对于不谙音律的陶渊明来讲,却已经是足够的了。因为他所追求的是弹琴的神趣,是对弹琴的一一种神悟、一种意会,用他自己的诗句言,就是“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况且,如果是琴中有了弦,难免就使弹者的手受到了阻碍;因弹拨琴弦产生了琴声,难免就限制了听者的无限乐思及其想象。这些都是陶渊明在弹无弦琴时所没有受到的束缚,-一如他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般的洒脱与超越。
故在弹无弦琴这种看似是反常的行为中,所隐含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弦外之声”、“象外之致”之类的境界追求。未尝不可把它视为一种智力的挑战,一一种反常识与反逻辑的游戏,一种等待填充的空白,且看我们能否神思飘逸,能否也有足够丰富的精神意识来把握、理解并完成它,就如在面对一张白纸时,我们要经受能否就白纸而想象出一幅接近于尽善尽美的设计图一-样的测试。读无字书,弹无弦琴难,但并非不可为。
古人在讲“读万卷书”时,还讲到“行万里路”,就可算是读无字书的路径与方法之一。至于更详尽、更丰富也更具体的路径与方法,则隐藏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与为人处世之中,有待于每个人各自去参详了。弹无弦琴,也是如此。进而能举-- 反三,不拘泥于形迹而能心领神会,则可得琴与书的真趣味,得人生的真趣味,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字书、无弦琴中的一个“无“字,看似简单,事实却不然。在这个包含有哲学智慧在内的“无”字中,肯定还有许多文章可以继续做,可以引申,可以做出新阐发。
以企业管理而论,据较新的资料显示,在日、美等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中,数十年来,已经掀起了一场“人性管理”的旋风。这种人性管理较之以往的管理模式,更尊重企业员工的感情与工作,尽量创造一切有利于激发他们创造潜力的条件,防止或是延缓他们在智力与体力上的老化与退化,从而使管理更有人性也更有人情的意味。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运用人性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员工,使公司在20年间,由只有9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20万员工的跨国大公司,也使公司的美容师和推销指导员的个人年收人超过了5万美元,因而也使“人性管理”受到了世界管理界的瞩目。而这种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人管理”。所谓的“无人管理”,就是不再有直接地管理与监督企业员工的专职管理人员,而是由企业员工实行直接的“自主管理”,由他们制定管理章程,也由他们组成自己的审核小组,督促大家共同遵守章程,从而发自内心地强化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心协力地把工作完成得更好。如此来,企业员工们就觉得自己不是像牛马一样,要听从上司的训斥、指令乃至是惩罚(如扣工资、扣奖金甚至是处分及开除等)后才会完成本职工作的。就管理人员言,他们也就可以摆脱平目的琐事杂事,也不用时时面对员工,以避免发生那些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员与任务的协调与调整上,放在最后的决策上,从而也就多少有一点“无为而治”的意味,有助于把生产搞上去,也有助于改善劳资关系。
当然,“无人管理”的施行,也须有一些前提,即员工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彼此是团结的、合作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自觉性,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是彼此信任的,管理人员有足够的信心和措施来保证生产指标的完成,等等。显然,这些条件不会是先天就已有的,而是要靠企业的全体人员来共同创造出来的。可见,看无字书,弹无弦琴,实行无人管理,还有...类旁通之处,奥妙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