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青玄
作者:破小慢 | 分类: | 字数:27.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闭口音
“灾害纪元”六百六十七年,冬。
历时三年零三个月,小小岛屿上几座小小金山,地面以上连同地表以下,开采殆尽。也可以说,损毁殆尽。
矿藏这种东西,无分金银铜铁,地表之下部分的采掘都是极考验技艺的。同一处矿坑,懂行与不懂行的工队最终所能有效开采之数,相差十倍以上绝不稀奇。“塌陷”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更难处在于“渗水”和“透气”。若初时没将结构弄清楚,一个矿坑采不出多少斤两,就会彻底废掉。
让人不解的是,“木叶商团”对岛上金矿开采手段之粗鲁,近乎掠夺。若给不知情者瞧见,绝不会相信那是他们自家的东西。
对出航采矿的工队,叶玄只有一个要求:要快!别他妈告诉我慢慢来能多赚多少。我只要快!
金矿被一船船运回“木叶港”的同时,“蓝水书院”也以十几倍于先前的数量,不断涌出“勉强能够胜任”的船长、船副。与前辈们相较,他们拥有更好的“航船”,但也势必因为培育时长的不足而遭遇更多危险。这同时意味着更高的薪俸、更厚的赔补。
航船上的水手,早已不再由“死囚”组成。“航道”拓成的第二年,就已不是。
万物有价,人命也莫能外。那些年岁在“两百七十”到“三百”之间,儿女皆已成年,身体尚未衰老,但也自知时日无多的男人当中,总有一些愿意将剩余的生命兑成金银。
这意味着自己的儿孙,哪怕最不争气的那个也能娶到媳妇,延续香火。金银,从来不止是金银。用生命换回的金银,同样能换出更多的生命。
总有人相信这一套,总有人在意身后事。不管对还是不对,蠢还是不蠢,整个天下终会属于他们,属于那些“渴望繁育”胜过“及时行乐”的他们。
或许有朝一日,连“天”都会崩解,或许。但无论如何,在那之前,天下属于他们。
…………
这日,自“苍城”传回“莫问塔”的一份情报,让“木叶家”的所有人目瞪口呆。这是基本可以确信的情报,不是轶闻。但叶玄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条消息就会以轶闻的形式遍传北南——“云溱”有了身孕。
残影并没有派人监视“吴家”,但派了人驻守在“苍城”。一“监”一“驻”,天壤之别。驻守之人,不会主动窥探隐秘,他们的任务只是将“苍城”明面上发生的事,更及时、更详尽地禀报给“团长”。
这个消息没有紧迫到必须立即告诉叶玄,残、叶二人平日各忙各事,也并非每天都会见面。因此残影隔了两日,待到九人在“木园”的“演武场”中聚齐时,才当众说了出来。自从叶玄伤愈,九人在“演武场”中演练群战、混战的频次较以往高出许多。就连“寒星”也被迫参与进来,因为木青儿极罕见地“命令”了她。
“这……不可能是‘吴禄’的种吧?”一小阵静默之后,满身香汗的鬼蛾第一个沉不住气,开口惊疑道。
“练气者不能育”,这在“灾害纪元”几乎是与“日头东升西落”一样坚固的常识。因此残影没有回答鬼蛾的问题,只是继续丢出了情报的后半段:“‘云溱’依旧是‘苍城商会’的执佬。每次商会议事,‘吴禄’从不参与,但会亲自接送夫人。这一切,在她小腹隆起之后没有改变。”
“就是说,‘吴禄’认下了那个孩子?”演武场西南角,叶玄将手中“白坚木”仿制的柳叶刀横放在兵器架上,有些惊讶,又不十分惊讶。吴家那对双子的想法,不可用常理度之,“也可能……他从一开始就知道。”
有剑,有权,有后。不论从哪方面看去,“云溱”都是真正的赢家。她满意当前的局面,却并不真正满意。在她看来,自己赢得还不够彻底。
染指“北地最大的商会”,始终只是染指;驾驭“世上最强的男人”,始终只有一个。直到今日,“吴福”那两撇与自身气度全不相称短须,仍固执地挂在脸上。每日修剪,从未剃光。
“我很快…要有个小侄,或者小侄女了?”场间唯一真正跟此事有关的,就是云洛。武人不能育,姐姐的孩子将是血脉与她最近的后代;武人寿命长,姐姐的孩子迟早有一天,将是她在这世上仅有的血亲。
…………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云溱一事荡出的波澜,转瞬被更为汹涌的巨浪淹没——顾长卿,老了。
自五百岁起,“顾长卿”就再不过寿。然而这世上从来没有人能忘记自己最想忘记的事。对着铜镜,扯下额角的第一根白发时,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年,是七百三十二岁。
奔走相传,信鸦漫天。不多久,人们渐渐发觉,这看似惊天的消息其实远不如“吴家”那事更有嚼劲。就像是一道数百年不曾晃动过的帷幕,搔弄得人人都想探头去看。真掀开了,也不过如此。
“蝗境武人,阳寿有尽。大限七百余。”真正关乎切身,必须去思索这条新情报之内涵的,只有寥寥数人。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闭口音
自此,“薛谦”和“薛让”可以计算出“余垚”护持薛家,至多还能几代;
“云溱”可以推想出自己离世后,夫君再娶几次;
于“木叶”而言,要做的事、要怕的事,都没有变。唯一的不同在于,大致知晓了自己与师姐“最远的死期”后,叶玄在最初一段时日脾气变坏了些。半个月后,复归平常。
…………
“灾害纪元”六百六十九年,春末夏初。
子夜。木园,青院。因没有婢仆居住而长年闲废的“耳房”内,一个身形修长,眼瞳棕红的女人,通身一丝不挂,瑟缩地站立着。烛火映照下,女人望着对面身穿素雅白衣,有着淡灰色双眸和雕塑般面庞的女子,惊异、惊恐、惊喜,几种不同的情绪,笨拙而僵硬地,争抢着浮上她那张早已瞧不出真容的脸孔。
“啊…哇…啊,呃。”女人不会说话,又分明是在说话。棕红色的眼瞳,一只有神,一只无神。无神的那只,像是瞎了;黑发干枯稀疏,头顶满是斑秃,凭借残存的丝丝缕缕,仍可勉强瞧出她的头发带有浅浅水波似的微卷;“门牙”缺损三颗,“切齿”缺损一颗,余下的也不完整;皮肉干瘪褶皱,满是疮瘢与疤痕,双乳像是暴晒后脱水的茄子一般,累赘地挂在胸前;胯骨略显歪斜,左脚没了小趾。
“师姐,是吗?”叶玄的嗓音有些发颤。
“哈拉咕,瓦里西塔!”木青儿紧紧握着右手,语调失去了平素的清冷与淡漠。这是沃夫冈伽语“转过身去,背对我”的意思。面前的女人磨损得太过严重,即使木青儿,也无法单凭肉眼断定她是不是自己的同族。然而见过上千名“洛拉玛人”的安涅瑟,显然比她的少主拥有更加准确的直觉。
棕红眼瞳的女人呆怔了半刻,像是没听懂木青儿的指令,但下一瞬,她的情绪明显变得更加激烈:“啊…呃哇、嗯啊、哦,帕!”女人挥动着双手,嘶叫了许久之后,发出一个“闭口音”。这让叶玄愈发确信,她原本是会说话的。
“她能辨认出这是‘沃夫冈伽语’,但太久没和人说话,一时听不懂了。”叶玄望着师姐,说出自己的判断。话只说到一半,女人立即转身看向叶玄。这个黑发棕瞳的男人,说得也是“沃夫冈伽语”。
带回“棕红色眼瞳女人”的,是船长“霍轩”、船副“宫朋”所执领的“细雨号”。船副“宫朋”是蓝水书院的“新出”。而船长“霍轩”此次归港,已是第十九次返航。
据“霍轩”所述:航船是在一座新探出的“大小勉强可做路标”的岛屿上,捕获了这个“疑人”。与“疑人”一并带回的,还有一筐手腕粗的棕色长蛇,和十几只“外表像熊,体形像鼠”的小兽,以及一些植物和树果。到港的时候,蛇还活着不少,小兽已死光了。树果全部烂透,只剩泛着青黑的细小果核。
“收获‘图鉴’上未曾记载的活物后,尽量确保其存活,不可做额外的测试与探究”。这是“航海守则”第三十七条。其实“后半句”与“前半句”是完全相同的含义。反过来说,面对未知的活物,喂食、保暖以外的测试和探究,基本就是“弄死”的意思。
“守则”上并未专门注明遇到“疑人”有什么特殊,在“蓝水书院”受过完整训练的船长“霍轩”无比清楚,“疑人”是归入“活物”一类。这就意味着要“尽量确保其存活”,同时减少接触。这当然也意味着不可以放任粗暴、饥渴的海员们拿她泄欲。
让船长感到安慰的是,虽然这次发现的“疑人”明显比“图鉴”上的那些都更像“人”,而且明显是个雌性,但她实在太丑了。丑到无需动用武力对海员们进行弹压,就能轻而易举地保护好她。
每每发现新的“疑人”,“老板”都会亲自过问。因此船长“霍轩”对“叶老板”的召见毫不意外。整个“蓝水书院”,整个“木叶商团”,整个“丰临城”的人都知道,多少年来,“叶老板”始终锲而不舍,或说丧心病狂地,企图教“疑人”们说话。从最初的“霓安兽人”开始,到后来的每一批、每一个……
没人知道叶玄为什么执着于此,“宿竹”问过他许多次:“就算它们听懂人话,会说人话,那又有什么用呢?”
对此,叶玄总是回以讽刺:“你个开赌坊的婆娘,不懂我们‘读书人’的情趣。”
事实上,叶玄当然没有“读书人”该有的风雅和情趣。多少年来,他对“所有”疑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当然是为了遮掩对“某一类”疑人真正的热情。
一如叶玄所料,不出三日,棕红眼瞳的“洛拉玛人”重新听懂了“沃夫冈伽语”,十几天后,不太完整地恢复了“说”了能力。
“都死…五个…都死,剩我。”语序颠倒,发音含混,但已不妨碍听懂和回答略微复杂的问题。这一句说的是,岛上原本有六个同族,另五个都死了,只剩下她自己。
从她“初时不会说话,甚至听不懂话”这一点推断,她失去最后一名同伴已有不短的时日。
经过这几日断断续续地询问,叶玄知道了这个千疮百孔的“洛拉玛人”名叫“尼斯娅”。按照木青儿所理解的规则:三个音节的名字,没有姓氏,这表明她既非贵族,也非奴隶,是一个平民。后续的问话验证了木青儿的猜想,“尼斯娅”出生在海边,靠打渔维生。
但“尼斯娅”生活的地方,不叫“昆斯特王国”。她们的国王姓“利乌坦”,因此她所在的国家,名叫“利乌坦王国”。
这超出了木青儿的认识,生活在“沃夫冈伽”的三十九年中,她从来只知道自己所在的王国名叫“昆斯特”。如果不是“日记”中有过随口的一句抱怨,提及了宴会上与“昆斯特王”破口对骂的“霍森特王”,她根本不会记得“昆斯特王国”的邻国叫“霍森特王国”。对一个女奴而言,这是毫无意义的内容。
她甚至不记得“昆斯特王”的全名究竟是什么,只知道自己的公主叫“格罗萨-昆斯特”,而少主叶玄自离开“玄青谷”后就从未使用过的本名,是“施沃茨-昆斯特”。
“尼斯娅”也没听说过“昆斯特王国”,对一个渔家女而言,另一个王国的名字,同样是毫无意义的内容。
在“尼斯娅”之前,叶玄所掌握的关于“沃夫冈伽”的全部情报,只来源于那几本“日记”和木青儿的“记忆”。
“沃夫冈伽”这个词,是“全部陆地”的意思。叶玄与残影谈及时,更习惯称它为“红土大陆”。而自己出生的地方,既不是“中原”,也不是“天下”。私下里,他依循娘亲在“日记”中遗留的说法,将这里称作“黄土大陆”。
透过“日记”里的只言片语,叶玄大致知晓“红土大陆”有一个“帝国”和若干“王国”。“王国”具体有多少个,不清楚。
“帝国”想要吞并所有“王国”,为此还将国名改成了“沃夫冈伽帝国”。帝国原本的名字叫什么,不清楚。但根据“日记”中的描述,在此之前“红土大陆”从未有过类似“凉帝国”那样的“一统”。
“红土大陆”的绝大多数人,都信仰一位被称作“厄古斯”的神明。教廷权势之盛,用“黄土大陆”的常识几乎不可想象。七名“神卫”可以毫无阻滞地进出一个“王国”的宫廷;可以命令国王交出自己唯一的女儿,以供剥光衣服,当众烧死。
“教廷”和“帝国”之间是什么关系,“日记”中没有详述,但可以看出并非敌对。帝国的“皇帝”和教廷的“大祭司”,也基本可以确定不是同一个人。
当然,这一切都是两百多年前的记载。
匮乏且支离破碎的情报,使得叶玄无法构想出“红土大陆”的全景。“尼斯娅”的记忆,则是另一个麻烦的问题。
她可以回想起很多事。比如她的母亲由于“洛拉玛血统”的关系,在“大清洁”中被神卫抓捕;比如自己和两个姐姐、三个邻居一起偷了渔船,逃入“无尽海”,而后遇到了一个岛屿。但她说不清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也不记得在岛上活了多久。
一个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旁证是:船长“霍轩”告诉叶玄,岛上的“树果”非常酸,有个海员只轻轻舔了一下,鼻涕当即流了满嘴。而“尼斯娅”说自己的牙齿不是打斗或受伤时弄坏的。
“日记”的开篇,也就是“公主”逃亡的时候,“大清洁”并不是刚刚开始,显然也不会立刻结束。因此叶玄甚至无从判断“尼斯娅”逃离红土是在“公主”之前还是之后。如果是之前,那意味着“尼斯娅”距离“衰老”已经很近。
唯一庆幸的是,“尼斯娅”记得自己一行六人,是在一个满月之夜乘渔船离开“红土”,一直向北,太阳第四次升起时,遇到岛屿。关于这件事,叶玄在不同时刻,用不同的态度,换不同的人,反复确认了二十遍以上。有时自己问,有时师姐问。有时温柔,有时凶恶。另有几次半夜将她摇醒,趁着半梦半醒时逼问。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答案。叶玄愿意相信,也只能相信她的记忆。至少那个时候,“时间”对她还有意义。可万一她记错了,万一错得太过离谱……那或许会要了自己全家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