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捡到八岁始皇帝
作者:猫熊是我 | 分类: | 字数:9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5章 小伙纸,你要火了!
第206章 小伙纸,你要火了!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是的!”
叶腾这才扬起抹微笑,“老夫看过你写的谏书,言之有物字字珠玑,实乃典范。就算比之昔日左丞相的谏逐客书,都不遑多让。更重要的是所提谏言,更是利国利民。你虽然年幼,却有如此见解,实在是令老夫咋舌。昔日的甘罗,老夫也有所耳闻。但是,与你相比却差了太多。”
“内史谬赞了。”
“老夫从未谬赞过。”
叶腾很是直率,继续道:“就说驻兵屯田之策,令老夫是受益匪浅。越地地广人稀,要打赢百越其实并非难事,难得是后续治理。”
曹秀默默点头,心里也很佩服。他知道百越难治理,是靠着对后世的了解,可叶腾却能看的如此透彻,实在令他吃惊。
“此番南征,其实还有不少事需要解决。伱的想法,老夫大概都已明了。其实就昔日而言,秦国每攻占一处城池,都会留有部分兵力戍守。并且,还会派遣文书吏接手。你的想法其实也是类似,只不过留下的士卒可以开垦荒田种植。越地老夫是知道的,比楚地还要肥沃。种植稻种,必然能丰收。如此经营数年,足以自给自足。以后迁人来越地,便等同于有了现成的良田。”
“正是如此!”
知音啊!
曹秀都忍不住直点头,叶腾就是叶腾,说事也都是一针见血。有这样个好领导,以后也能轻松些。
“你谏书考虑的也很周全。”叶腾淡淡一笑,继续道:“甚至,比老夫考虑的还要周全。就比如说,你想到了士卒极有可能不愿意留在越地。越地湿热与中原有山脉隔绝,很多士卒都有归乡之情。他们为秦国征战,想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得爵衣锦还乡。可要是强留他们在越地,他们必然是心生不满。若是说有朝一日出了事,他们或许还会反秦。”
曹秀点了点头,后背都有些发凉。
“所以,你又提出了移民实边。将罪人刑徒还有商贾赘婿,强行迁至越地。同时恢复他们的民籍身份,令他们心甘情愿的留在越地。不过,老夫以为这还远远不够。”
“内史何意?”
叶腾则是端起陶碗一饮而尽,而后轻描淡写道:“有些事其实你还不明白,吾昔日就曾提过治理韩地的法子。令秦人娶韩女,韩男娶秦女。只要经历数代后,那么韩地所有人都会认可自己的秦人身份,他们就会服从秦国的统治。其实越地也是如此,只要经过数代,他们就会知道自己是秦人,就再也没有所谓的越人。”
“我靠……”
“嗯?”
“没事没事,内史继续……”
曹秀咽了口唾沫,这法子想不到古代就有了。实际上,其实自汉朝之后就有了这概念。再也没人称自己为齐人还是秦人,他们都认可了自己汉人的身份。
他记得,其实秦国本来就有这法子。俗话说当兵有三年,母猪赛貂蝉。不少秦国士卒在越地征战数年,自然也都是相当的饥渴难耐。于是乎,秦国便将越女赏赐给他们,给士卒生儿育女。通过这种法子,不少士卒其实也都留在了越地。
“想要治理越地,甚至要比六国之地还要棘手。语言不通,越人的骨头又相当硬。先前也有人曾提过谏言,说是可以自越君中挑选一人将其封王。但实际上,治理权还是在秦人手中,如此法子治理起来会更容易。只不过,此事遭左丞相抨击所以弃之。”
“还有这事?”
“你并非廷臣,自然不知。”
“敢问内史,此策是谁提出来的?”
“右丞相冯去疾。”
“厉害!”
曹秀忍不住开口称赞,他知道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没错,郡县制对未来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可实际上就当代而言,郡县制未必就适合。就好比说越地,其实封王是最合适的。郡县和分封并行,也就是所谓的郡国制。
冯去疾所提出来的稍有不同,只是有个名义上的越王而已。他可以享受寻常越人没有的待遇,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权利,治理权还是在秦国手上。特别是兵权,只要牢牢掌握在秦国手里,说不准还是桩好事。
“你以为封王最合适?”
“那肯定的啊,只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很多人为了名头,不惜一死。”
曹秀两手摊开,淡然道:“在下吏看来,其实封个越王完全没问题。只要兵权和治理权在自己手上,那么其实就只是虚名而已。而且若真的如此,说不准还有越君愿意和秦国合作。越地目前还是以部落为主,各地皆是一盘散沙,缺少雄主将他们整合。我听说有越君就想统一,可奈何实力不够。若得这样的人相助,对南征反倒是好事。”
“呵!”
叶腾忍不住笑了。
他其实也很推崇冯去疾的法子,但奈何秦始皇不容许有半点威胁他的可能。至于封王这种事,压根就轮不到越人。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不愿封王,又怎会去相信越君呢?
哪怕没有兵权和治理权,一样会凭借王号而有着号召力。关键是越地距离咸阳实在是太远,若是有朝一日他们举旗反秦,又当如何?
这些事,其实曹秀心里也都清楚。但是他却敢于在自己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关键说的与他还不谋而合。哪怕曹秀是真的别有用心,也足以证明他有这份才能。
县令裘等人直接就看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曹秀能如此厉害,与内史腾都能交谈甚欢。甚至就连内史腾,都极其赞赏他的治国之策。
如此能人异士,他们以后还是别挑刺了。倒不如想想法子,该如何与曹秀搞好关系,说不准以后还能因此而得利。
曹秀可不是随便说的,他记得汉高帝好像就是这么干的。大概就是汉朝建立后,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向汉朝请降。然后刘邦就准许了,同时将南越视作藩属国,并给了南越王印绶。
所以,秦朝完全也能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