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从龙指南
作者:爱吃油炸凤尾菇 | 分类: | 字数:6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章 史上最快的升官
第275章 史上最快的升官
半晌。
张平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胡惟庸,直把胡惟庸看得浑身发毛。
“张相,这是咋了……”
胡惟庸实在有点受不了张平安的眼神了,忍不住出声询问。
张平安这才反应过来,哈哈一笑。
“老胡,你可算是立大功了!”
“大功?”
胡惟庸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张平安也顾不上对胡惟庸解释了,转头皱眉看向王四。
王四的死因找到了。
王四是甲型血,输的也是甲型血,血型没有问题,但输血的对象有问题。
输给王四的血是王五的。
这才让张平安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后世极少见到直系亲属之间输血。
按理说,直系亲属血型有很大概率相同,可如果遇到需要输血的时候,大多都是从医院血库里调血,而不是从直系亲属身上采血,除非真的是情况特别紧急。
这是因为直系亲属之间血液较为相似,部分基因相同,在输血过后,受血者体内免疫系统难以识别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就可能导致受血者消化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出现严重损伤。
而且这种情况在直系亲属之间出现的概率极高,特别是父子、母子之间!
可以说要不是出现了王四王五这档子事,张平安贸贸然给朱标输了朱元璋的血,大概率用不了多久明初四大案就得提前爆发了。
而且,还得以张平安的名字命名。
张平安能不感激胡惟庸么?
既然眼下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输血,那么给朱标献血的对象就只能是旁人了。
至于朱元璋那边不同意,只能想办法忽悠了,再不济玩一手瞒天过海,毕竟输血的原理只有自己知道,了不起弄个高大上一点的仪器,里面分个隔层,把朱元璋的血储存进去后实际输的血却是别人的就是了。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直接告诉朱元璋实情了,死儿子和接受别人的血,朱元璋应该还是知道怎么选择的。
那么就只剩一个问题了。
王四的事。
一个死囚的死活当然没什么人在乎。
但当这个死囚和关于左丞相吸食人血的流言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死囚的死就可以大做文章了。
需要想个合理的理由解释王四的死。
而这个问题,胡惟庸同样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是的,老胡就是这么个福星人物,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直接让张平安省了无数功夫。
王四怎么死的?
黑心商人黑心死的!
往包子馅里塞老鼠头,还硬说是鸭脖,心都黑完了能不死么!
而且,张平安刚刚切开王四的胸膛,周围人可都是清清楚楚看到了的,王四的心脏的确黑了!
这些人可不知道什么免疫系统排斥什么的,只知道自己看到的王四的心脏就是黑的。
有这么个既定的事实存在,只要稍加渲染,不愁人不相信。
特别是当这个消息是从这批死囚身上“泄露”出去的时候:怎么别人都没死,就你王四死了?
于是。
张平安面无表情的看向了王五。
“你是王五?”
王五早就被张平安把自己兄长开膛破肚的行径吓蒙了,见到张平安发问,当即跪倒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
“回大人的话,小的就是王五!”
张平安点了点头。
“我对你有些印象,你那包子铺还是我当初亲手砸的,你可有不服?”
王五这会儿就是有不服也不敢说,慌不迭的磕头,连道不敢。
张平安见姿态做得差不多了,这才缓缓开口。
“自古以来,盗亦有道,更何况是行商之人,所谓人无信不立,商人商人,首先得是个人,焉有指鼠为鸭的道理?”
“你只看到你兄长身死,又可曾看到他心黑得跟法克炮开炮完的炮膛似的?”
“死?迟早的事!这都还算轻的!”
王五哆哆嗦嗦的瞥了一眼王四的尸体,那颗隐隐发黑的心让王五一个激灵,又连忙磕头道:“大人啊,俺们兄弟那包子铺都是分工合作,包馅儿的都是我兄长,俺可不敢做那没良心的事儿啊!”
张平安冷哼一声道:“哼,如果这事儿是你做的,这会儿黑着心躺在这里的就该是你了!”
“这里的人都是本官从死牢里拉出来的,有的人甚至是冒犯了官家被抓进死牢的,可以说迟早都得死!”
“可怎么这些个指着官老爷鼻梁臭骂的人都没死,就死了你兄长呢?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今日本是本官承诺放归你等的时日,分明就是老天爷眼看本官就要错放歹人,直接降下责罚,以免你兄长再出去为害世人!”
“不过既然你幸免于难,那便说明你的确罪不至死,当然,这里的其他人也是一样,本官自会信守承诺,放尔等归去。”
“只是万望尔等切记今日之教训,出去之后好好做人,省得本官再把你们抓回来!”
张平安话音刚落,王五就猛地又是一阵磕头。
“大人明察秋毫,小的保证出去后踏踏实实的做生意,再不敢糊弄人了!”
张平安默默的点了点头,又扫了其余人一眼。
看着其余众人望着王四的尸体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张平安心中微定。
可以,这波锅甩给老天爷了。
张平安也不再耽误,当即令狱卒们给众人画了押,领回官牢。
虽然以张平安的地位直接放一些死囚出来也没什么,但终究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避免以后给人拿住把柄。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死囚放归后真的都开始踏踏实实做人,尤其是其中经商的,可以说是童叟无欺,堪称业界楷模。
甚至这批人在出狱之后,竟然引得应天城内的商人们再也不敢做那种缺斤少两李代桃僵的事,坊间更是随之流传出一句俗语:
指鼠为鸭,脑袋搬家;
劈开胸膛,黑似炮膛;
宁骂官府,莫欺善良;
诚信为本,善恶有偿!
……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张平安已经只身进宫了。
为的,当然是给胡惟庸请功了。
这次要不是老胡,自己这事儿还真办不了这么漂亮。
“你是说,老胡在给朱标输血这件事上有功?”朱元璋狐疑的盯着张平安。
他胡惟庸是有些才能,可输血的事儿他能掺和啥?
张平安点了点头道:“具体的功劳微臣不好详说,但的确是功不可没!”
朱元璋略微点头沉吟道:“嗯,既如此,就升其任太常寺卿吧……”
……
感谢书友一串数字尾号7518投喂的两张月票
感谢书友我不是飞扬投喂的两张月票!
感谢书友一串数字尾号3200打赏的180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