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从龙指南
作者:爱吃油炸凤尾菇 | 分类: | 字数:6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章 大明的纸币运动
第268章 大明的纸币运动
没办法去解释什么是科学技术,张平安便用知识二字代替了。
“这个知识并不是单指四书五经六义,而是指所有可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知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水力风车的出现,省下了多少工匠抡锤子的工夫?研究水力风车的学识,就可以称为一门知识。”
“同样的,若是以后大明的火车运转起来,能带动多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一种知识!”
“从最初的刀枪棍棒,到如今的飞艇大炮,这都是知识所产生的作用!”
“想要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唯有知识才能做到!”
张平安最后总结道。
朱元璋沉吟道:“所以,平安哥才大力操办禹游书院?”
张平安点了点头道:“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刘先生了……”
朱元璋沉默,刘先生的事情自己是知道的,还是得益于刘先生,自己才能招揽到刘伯温这样的人才。
又大致聊了些时间,张平安这才退了去。
回家后的第一天,张平安就做了一件事:花钱。
是的,大肆花钱!
主要是把钱花在价格相对稳定的粮食上,也就是俗称的囤粮。
和朱元璋商议了大半天,最后张平安得到了一手消息:大明要开始造钱了。
以如今大明的国力来看,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是不够的,这也导致钱币的实际价值要高,大明建立后虽然也铸造了一批新币,但铸币的速度显然跟不上大明的飞速发展。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明要开始印纸币了!
当然,纸币目前还只是大额的,毕竟纸币这东西容易仿造,如果直接推出小额的纸币被人大肆仿造,纸币的公信力就会瞬间跌到谷底。
但大额纸币就不同了,每一份纸币都留有存根,存根和票面用官印盖上,必须保证严丝合缝才算作有效,且每一张纸币都有独特的编码,用以查验和防伪。
这是现今阶段张平安所能做到的防伪极致了。
而纸币的制造,朱元璋全权交给了朱标!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张平安关于经济学的一番论述,在场就朱标最清楚,担心把这事交给别人的时候转述不清楚,导致实际操作的时候出了纰漏。
当然,只要别让自己来,这事谁操办都无所谓。
关键的点是:大明钱要多起来了!
钱一多,原本的钱自然就会贬值,按照张平安和朱元璋商议的,新钱一出来,旧钱起码贬值两成!
这还是在尽量维持市场平衡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
两成是什么概念?
张家啥都不用干,资产就得凭空少一百多万两白银!
这个亏谁肯吃!
于是,应天城内粮食价格一时间一路飙升。
按照张平安的吩咐,粮食溢价只要不超过市场价的两成,有多少买多少!
作为应天乃至整个大明,皇室之下的第一家族,张家的手脚自然躲不过有心之人的留意。
当即,有人开始跟风了。
当然,还有不少人在保持着观望。
这一部分人选择观望的原因自然是大明如今刚刚站稳脚步,往后的日子粮食肯定会越来越多,没道理粮食会涨价的。
这个时候买只会亏损。
但这些人没想到的是,粮食没有涨价,但钱贬值了!
一个月后。
应天城内的粮食已经几乎被扫荡一空,张家的钱也就去了一小半。
实在没办法买了。
粮食价格已经涨了近三成,再买的话就算新币出来也划不来了。
而这时候,朱标的铸币厂的消息终于瞒不住了。
同样的,要推行纸币的消息也瞒不住了。
朝野震荡!
要知道张平安可是因为纸币的事情大闹了一番,大明的权贵们几乎都以为纸币计划已经被阉割了,可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了个铸币厂,专门铸造纸币,难不成张平安说话不管用了?
可随后,这些人又想到了关键点。
纸币出来,必然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也就是说,钱不赶紧花出去就不值钱了!
难怪张家之前疯狂的花钱,原来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一时间,大明大小官员都疯了似的开始花钱,应天的交易市场都变得热闹了几分。
但这些很快发现,没东西可买了!
应天城内价格涨幅在两成以内的东西,基本上都被张平安买完了!
至于两成以上的,张家明显是提前得知了消息,超过两成溢价的都没买,说明这次价格波动也就是在两成左右,这时候跑去买那不是嫌亏得不够多么?
于是,这些人只能咬了咬牙去买那些价格涨了三成的东西。
毕竟少亏一成也总比亏两成的好。
对于这种现象,朱元璋并未出面阻止。
都是跟自己打江山过来的,难不成这些人及时止损都不让他们干了?
而且张平安也说过,这两成的价格波动大部分都是商贾们在损失,毕竟商人们手中囤积的钱和货物占据了大头,普通的小老百姓一年到头也花不了几个钱,两成的波动甚至都不够让底层百姓感受到裤兜里的几个大子儿有了什么变化。
又一个月过去。
大明的新币种终于面世了。
首先就是铜钱,再不是以前那种天圆地方的形式了,而是直接铸成了圆币。
新的铜币不再以枚数计算,而是铸造了面额,分为一文、二文、五文、十文……
铜币正面是面额数,反面则是朱元璋的画像,正是这个设计,让朱元璋直接摒弃了沿用数千年的天圆地方的旧币。
侧面则是一道道类似齿轮的凹槽,用以防伪,以及辨明新旧。
再就是银币,银币采用了和铜币一样的设计,只是面额分为一两、二两、五两……
最后就是纸币了。
纸币名为宝钞,最低面额为百两白银,往上便是两百两、五百两,乃至千两。
后续在防伪技术更进一步的时候,才会考虑低面额的宝钞。
新币出现的当天,应天城率先发起了新币换旧币的举措。
而此时,汤月架着马车,把家里的银子换成了厚厚一摞宝钞,一边往怀里揣,一边低声埋怨。
“夫君当初对妾身的承诺还真是做到了呢!往后你也不赚银子,改赚宝钞了……”
……
感谢书友我不是飞扬投喂的两张月票!
还有好多推荐票因为字数不够就不一一感谢了!
总之感谢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