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从龙指南
作者:爱吃油炸凤尾菇 | 分类: | 字数:6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259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丹溪先生一句话,直接把张平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朱元璋更是当场脸色就沉了下来。
“退下!”
朱元璋转过身,对着周围的小太监和宫女们呵斥道。
宫女太监们急忙退下。
当即,在场就只剩下了五位皇子和马秀英、朱元璋以及张平安丹溪先生几人。
“妾身……也告退吧……”
马秀英犹豫了一下,抱着朱橚走了。
朱元璋并未阻拦,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气氛逐渐变得沉凝了起来。
许久,朱元璋这才抬起头,看向张平安问道:“这是张相的意思吗?”
脸上一片平静,看不出喜怒。
张平安在心里暗暗叫苦。
丹溪先生是自己带来的,就算张平安说不是自己的意思,又有几分可信度呢?
更何况丹溪先生对自己有恩,要是就这么把丹溪先生撇下,只怕自己心里那道坎就过不去!
张平安咬了咬牙,正打算硬着头皮认下这事,丹溪先生开口了。
“陛下何不听老朽把这话说完呢?”
“噢?”
朱元璋诧异的看向丹溪先生,轻声开口。
“老朽观宁王殿下有潜龙之资是有三点。”
丹溪先生不卑不亢的说道。
“宁王殿下本身性子温文尔雅,颇有贤明之君的风度,大明在铁血中成立,正是需要这样一位仁君的时候,这是其一。”
“其二,老朽观几位皇子虽都是头角峥嵘之辈,但却隐隐有以宁王为首的姿态,兄友弟恭,是大明江山江山易稳的征兆。”
“这第三点……则是,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
朱元璋疑惑的看向丹溪先生。
“不错,字面上的意思,宁王殿下,不可立为储君!”
丹溪先生一字一句,不等朱元璋发怒,又接着说道:“若是老朽看的不差,宁王殿下有早夭之相……”
夭寿!
这老头怎么什么话会死人就说什么话!
张平安此时脑门子上都全是汗水。
当着朱元璋的面咒朱标死,这老儿该不会真以为自己给他向天借了十年阳寿吧!
出乎意料的,朱元璋没有生气,反倒是再度坐了下来,看向张平安。
“所以,这事不是张相的主意喽?”
朱元璋并未等张平安回答,又自言自语的说道:“嗯……应当不是,以平安哥谨慎的性子,这种事决计不是你能干的出来的。”
朱元璋像是松了一口气,又看向了丹溪先生,接着问道:“既然这样,老先生便说说吧,为何标儿会有早夭之相?”
言语间神情一片平和,似乎并没有在意朱标早夭这件事。
丹溪先生慈笑着看了朱标一眼。
小朱标抿着嘴,情绪有那么点低迷。
伸手安慰的揉了揉朱标的脑袋,丹溪先生再度看向朱元璋。
“老朽若是看得不差,宁王殿下应当是不足月出生的吧?”
朱元璋神色有了一丝丝变化。
“嗯。”
“这就对了,宁王殿下生产不足月,先天之精不足,故而身形孱弱,只是这些年应该都不曾进行过什么体力劳作,因此才看不太出来……”
“宁王殿下表现出来的症状应当是气弱,心血亏损,不宜久坐或是久动,久坐易晕厥,久动易气喘……”
丹溪先生一句句说着,每说一句,朱元璋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一分。
几乎丹溪先生说的每一句都能和朱标对得上!
先前朱元璋表情不在乎,只是下意识的认为丹溪先生是跑过来妖言惑众的,乃至于把张平安都给忽悠了。
所以在得知这事跟张平安没关系的时候朱元璋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以至于丹溪先生后来的话,朱元璋是抱着戏谑的心态去听的。
但当丹溪先生准确的说出了朱标的病症,甚至其中一些都只有自己知道的时候,朱元璋终于慎重了起来。
朱元璋如今的地位并不是没请过大夫为朱标把脉,几乎所有的大夫都说朱标只是一时的气血亏损罢了,开出的方子也都是一些养气补血的方子。
如今听丹溪先生这么说,这根源竟然是从娘胎里就带出来的?
那这么多年来朱标吃的那些药……
朱元璋下意识的有了几分恐慌。
“陛下放心,想来宁王殿下这些年也吃过不少补充气血的药材,这些东西虽不能根治,但也是有益无害的。”
丹溪先生像是看出了朱元璋的顾虑一样,开口解释道。
朱元璋这才略微松了口气,当下态度也谨慎了许多。
“既如此,丹溪先生可有什么良方?”
在朱元璋期待的眼神中,丹溪先生惋惜的摇了摇头。
“后天易补,先天难修,宁王殿下……只能靠滋补了……”
“这……”
朱元璋低下了头。
“若是按照丹溪先生来看,标儿还有多久寿数?”
“难抵不惑!”
丹溪先生断言道。
……
张平安再一次被丹溪先生的医术所震惊到了。
历史上的朱标,正是至正十五年出生,洪武二十五年去世,享年三十七岁!
丹溪先生仅仅凭着一手号脉和望气之术,就能近乎精准的看出朱标能活到什么时候,简直恐怖!
……
“不惑……不惑……”
朱元璋轻声念叨了两句,眼神中一片萧索。
朱元璋的本意是立朱标为太子的。
这从朱元璋对朱标的封王就能看出来,宁王,应天的王!
所以丹溪先生在说出朱标有潜龙之资的时候,朱元璋虽然不满丹溪先生随意讨论皇储之事,但其实也没多愤怒。
顶多就是以为张平安飘了,开始插手皇储的事,以至于有那么一丝丝不悦——我可以立谁为太子,你们拥护,但是不能你们指派我立谁为太子,即便那个皇子就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储君人物。
但谁知道丹溪先生来了个峰回路转,是劝自己不要立朱标做太子的。
更说明了原因——朱标会早夭。
朱元璋几乎能想到,若是自己把朱标立为太子,努力的给朱标培养班底,日后朱标一旦真的早夭,自己得疯狂成什么样……
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丝无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