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从龙指南
作者:爱吃油炸凤尾菇 | 分类: | 字数:6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8章 保大明王朝千年屹立不倒
第247章 保大明王朝千年屹立不倒
张平安的册封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百官散朝后依旧在议论纷纷。
而此时的张平安,人却到了朱元璋的寝宫外。
以两人的默契,朝堂上的朱元璋几乎只要一个眼神,张平安就懂了朱元璋的意思。
门敲三声,张平安轻声开口。
“陛下……”
“进来吧!”
房内传来朱元璋的声音,不喜不悲。
张平安轻轻推开房门,朱元璋坐在案桌前,并未抬头。
“说说吧,你应该知道我对元人的仇恨,为何短时间内不能攻打上都?”
张平安还没开口,朱元璋又接着说道:“朝堂上的那些话,是说给百官听的,若是传统战争,我大明耗个两三年的确会劳民伤财,但靠着法克炮围城,损耗我大明还承担的起。”
“朕想听真正的原因!”
张平安苦笑了一声。
“其实,朝堂上微臣所说的话,有大部分都是真的,若是围困上都,我大明的确是耗不起……”
“噢?”
朱元璋抬起头,探询的看向张平安。
明明自己已经说了靠法克炮围城,大明承担得起损耗,为何张平安还要这样说?
是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考虑到的?
张平安来回踱步,斟酌了一下用词之后,这才开口道:“因为,微臣接下来有个大计划,需要钱,很多的钱!”
“很多的钱?是你都承担不起的那种?”
在朱元璋看来,张平安如今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了,让张平安都哭穷的计划,该是需要多少钱?
“别说我了,就是举国之力也不一定够……”
张平安轻叹一声。
“举国之力都不一定够?”
朱元璋暗暗皱眉,只是却没急着拒绝,反而反问了一句:“那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呢?我大明可收获什么?”
“若这个计划成功的话……可保我大明江山千年不倒!”
张平安笃定的说道。
“什么!”
朱元璋瞬间站起了身子,急喘了一口气,脸色都有些潮红。
“微臣说,若这个计划成功,可保大明江山千年不倒!”张平安再次重复道。
“左丞相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朱元璋此时已经恢复了冷静,重新坐回了案桌边。
纵观华夏历史,从没有出现过千年的王朝!
可张平安竟然敢夸下海口,力保大明王朝千年不倒,就算他是张平安,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微臣但问一句,纵观华夏史,大部分朝代倾覆的原因是什么?”
张平安没有回答朱元璋的话,而是反问了一句。
“赋税?徭役?天灾?叛乱?”
朱元璋皱着眉头说道。
“不错,这些都是原因,但微臣想说的却是另一方面的原因!”张平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就是民众的诉求不能抵达天听!简单来说,就是有苦说不出!”
朱元璋微微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你接着说。”
“赋税,徭役,天灾这些种种,实际作用在百姓身上的时候,百姓心里万般困苦,即便想说给陛下听,可陛下远在朝堂之中,登天无门,如何去说!”
“试想一下,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官官相护,对地方的灾情报喜不报忧,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而陛下远在朝堂之上,看到的却只是百官口中的歌舞升平,一片祥和!”
“于是,在‘一片祥和’中,百姓反了,反的陛下莫名其妙,甚至来不及救援,大明王朝就已经瞬间分崩离析!”
“这时候,民众的诉求重要么?”
张平安刚刚说完,朱元璋就已经一身冷汗。
张平安所说的事情是完全成立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和大明争斗了这么多年的蒙元王朝!
农民起义之前的大元王朝,和张平安口中的情况何其相似!
“所以,左丞相的计划就跟这个有关?那又如何让百姓的诉求能直达天听呢?”
朱元璋出声询问,算是承认了张平安的说法。
“唯有一言以概之,交通!”
张平安接着解释道:“若南北千里之遥,一日即可通达,若东西万水千山,须臾便可跨越,陛下认为如何?”
“怎么可能!”
朱元璋一声惊呼。
只要稍稍一想张平安的话,就觉得恐怖!
如果真的能像张平安说的这样,大明王朝岂止是千年不倒,简直就可以屹立万世!
如果真有什么东西让人能跑得这么快,别说哪里民生有疾苦了,就算真的有人反抗了,大明王朝的军队也可以在眨眼之间赶到,迅速平定叛乱!
张平安像是看穿了朱元璋的想法一样,接着说道:“要想大明江山千年不倒,体恤民生疾苦才是正途,若是一心想着平定叛乱,天下的叛乱只会越来越多……”
朱元璋瞬间惊醒。
见朱元璋醒悟过来,张平安也不再多说,将话题又引回了交通。
“诚如陛下所想,交通一便利,民生的诉求转瞬之间即可传到陛下眼前,甚至陛下可以早上起来在应天吃个早茶,中午又赶到大都,来微臣这里蹭一顿午饭,顺便还能查查微臣在这燕云十六州有没有作威作福,傍晚的时候再赶回应天,还刚好吃上热腾腾的晚饭……”
“哈哈,如果真能像平安哥所说的这样,别说举国之力了,就是子孙万代来做这件事都是值得的!”
朱元璋被张平安说的场景逗得一阵神往,哈哈大笑了一声,接着问道:“既然平安哥提出了这个事,说明已经有眉头了?”
“嗯!”
说到正事,张平安也顾不上插科打诨了,脸色一阵郑重。
“陛下还记得禹游书院吧?”
“这是自然。”
“微臣所说的这种东西,便是出自于禹游书院中微臣的学生之手,名唤蒸汽机……”
在禹游书院讲完了大气压力的课之后,张平安就知道了,李智必然能把蒸汽机造出来。
所以,自己也该为蒸汽时代的到来铺路了。
当下,张平安便给朱元璋详细的说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便利性,随后又说了蒸汽机的应用,再延伸到铁路、火车……
从中午讲到傍晚。
一片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构建的全新大明版图出现在了朱元璋脑海中……
感谢书友一串数字尾号0732投喂的一张月票
感谢书友江南东道节度使杭州刺史投喂的一张月票
感谢书友一串数字尾号0666投喂的一张月票
感谢书友怀抱日月而生投喂的一张月票
(因为前两天我养的狗走了,心情极度难过所以没送上感谢,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