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从龙指南
作者:爱吃油炸凤尾菇 | 分类: | 字数:6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7章 刘伯温
第152章 刘伯温
或许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张平安看来,这其中的隐患极大!
或许,日后便会有能改变世界的发现,被一声嘲笑直接扼杀!
虽说李智只是发现了蒸汽中也有着力的存在,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纵观人类进化历程,简单概括从来就只有两件事:把石头丢的更远,和怎么更快的烧开水!
而此时,李智已经发现了烧开水的道路。
有了这个开端,或许,蒸汽时代不久之后就会降临了。
张平安一番话说完,这十余个学生纷纷跪倒在地,满脸羞愧。
“先生,我等知错了!”
张平安叹息了一声:“非是先生小题大做,只是你们是这个时代的希望,先生有一个梦,便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万吨重的铁船能浮于水面,钢铁打造的巨鸟能腾飞于天空之上!”
“先生已经三十余岁,行当壮年,但你们还年轻,你们还有着无限的未来!”
“先生不希望因为一声嘲笑,将你们的未来扼杀在摇篮中。”
“任何有意义的发现,离不开财力的支持,钱财方面先生现在可以提供,但若是这股热情被你们嘲笑没了,那希望就真的没了!”
“此次事情念你等是初犯,便只罚你们一顿晚饭不许吃,但从今日起,但凡有嘲笑同学者,无论你是王孙贵胄还是平民百姓,先生会亲自将其逐出书院,并且永不录取!”
“禹游书院中,人人平等!此,为禹游书院第一院规!”张平安语气极为严厉。
“是!”
……
张平安不知道的是,今日自己这番话,逐渐使得禹游书院成为无数学子们心中的圣地,乃至于使得禹游书院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书院……
交代完这些事,张平安便带着肖旁前往了水泥厂。
水泥厂因为所需水极多,因此也紧靠着一支河流,在现场实地考察后,张平安便辅佐肖旁按照地形规划了风车的安装施工图。
短短五日,一架水力风车带动的巨大碾盘便被搭建了起来。
水流带动风车,缓缓转动碾盘,虽说因为力臂变得极长,碾盘转动得极为缓慢,但却已经能够坚定地转动了。
当天,张平安便实验了一次水泥的制作,研磨出的水泥灰极为细腻,完全符合标准!
自此,水泥厂正式开始投入量产!
然而就在这天,一个令张平安悲痛的消息传了过来。
消息是刘基(刘伯温)带来的。
刘先生逝世了。
寿终正寝。
据刘基说,刘先生在青田找到自己的时候,刘基的生母已经去世,刘先生便将对其的感情倾注到了刘基身上,待刘基可以说视如己出。
而刘基念及生母,对刘先生也是尊崇有加,但刘先生终究是年迈了,再加上长途跋涉之后却没见到意中人,在一个月前郁郁寡欢,便撒手人寰了。
而刘先生临死前,特意嘱托刘基前来投奔张平安。对于刘先生的遗言,刘基自然是依言遵守。
“谏之,刘先生之事,还望节哀顺变!”
刘基年长张平安几岁,看起来已经年近四十,一张脸生得方方正正,颇有正气。
张平安低着头一言不发。
刘先生的逝世,对张平安来说,算得上一个不小的打击,甚至连收集到了刘伯温这张人物卡都没有几分兴致。
刘基自然也知道张平安心情悲恸,好言安慰了几句,便转身离了去。
这天,张平安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足足关了一整天。
直到汤月抱着小张标推开门,张平安看到儿子稚嫩的脸,才挤出了几分笑意。
“夫君,刘先生若是知道你如今已经大开禹游书院,想必在天之灵,也会心感欣慰的。”
汤月将张标放在张平安怀里,随后将脑袋枕在张平安怀里,摩挲着张平安的胸膛。
张平安接过张标,苦笑了一声。
“原本还想着将刘先生接来,看看他当初花十八文钱买来的书院,可哪曾想先生就这样走了……”
“这世上难免有许多遗憾的事,夫君切莫再伤怀了,如今你有儿子,有父母,还有妾身担忧,若是生出什么心病来,你让我们怎么办才好!”汤月担忧地看着张平安。
“嗯,不碍事的,只是心中感怀一阵罢了……”
张平安宽慰了汤月一声,随后一双大手便攀向了汤月丰腴的身子。
“啊……标儿还在呢……”
“怕什么,这么小的娃娃,懂得啥!如今夫君心情悲恸,唯有月月才能寥慰几分……”
“可是,先拉上门帘!唔……”
……
翌日,张平安便吩咐工匠,打造了一尊等人高的刘先生石像立在了禹游书院中。
石像的刘先生慈眉善目,手捧一卷书册,脸色忧愁地望着远方。
“你这老头子,生前做了些啥我也不清楚,但看你教书育人多年,不如就按着这幅教书先生的模样打造吧!”
张平安看着刘先生的石像,心中又兴起一份哀伤。
……
而另一边,刘基豪华的履历瞬间就俘获了朱元璋的芳心。
刘基自幼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十分精通。更是曾参加科举,一举考中进士,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
刘基在位期间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不少政绩。
但也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刘基无奈辞官。
刘基辞官返乡后,朝廷又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再次上书请辞。
而这次刘基回乡不久,却又被朝廷起用,任命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结果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并授以官职,反倒过来谴责刘基狐假虎威,欺善压良。
任职道路三进三出,刘基终于对元朝廷的腐败昏聩彻底失望,自此便彻底隐居青田,处于半造反半良民的状态了。
刘先生弥留之际的一番话,让刘基直接投奔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也是见猎心喜,俩人当场便一拍即合。
随后,朱元璋便任命刘基为张平安麾下谋臣,和李善长一样,参与朱元璋麾下大军战略战术方面的制订。
刘基的加入,让张平安当起甩手掌柜来更得心应手了。
而眼见近期无战事,张平安便索性将全部的身心投入了水泥的制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