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鬼这些年
作者:轻风乍起 | 分类:灵异 | 字数:28.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章 谁纵赤焰现人间
原来这个村子名叫断头村,而这个山谷名叫麒麟谷,是盘山深处的一处隐蔽的山谷。断头村是清朝初期所建,来这里的村民都是由山东过来这里逃避清政府追杀的明朝官宦家属和当地的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渐渐的也和这山里山外的村庄往来交流,村子渐渐扩大,人数渐多。之所以叫“断头村”,是因为这个族群的许多重要人物当年都是被清政府捉住砍了头的,为纪念那些人,所以起名“断头村”。
后到了民国中期,村里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妙龄女子在即将结婚的前一夜被山里的一只怪物掳走,那怪物是这里的一只山妖,是黑猩猩和狼的结合体,得食山中灵物,聚日月精华修成妖,浑身黑毛,遂给起名黑山妖。喜修炼,善遁地,能惑人心,但它平时只修炼不伤人,和此地人们也相安无事。
终究有一日那妙龄女子在山中采摘野果,它一见之下动了凡心,在女子即将结婚的前一夜掳走女子,后不忍那女子终日啼哭,又将她送回村子。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村子的风俗之下可是件及其丢人之事,而且那女子竟也怀了黑山妖的骨血,更是让族人蒙羞。
她的王姓准夫家恼羞成怒,愤然退婚,并逼迫得女子的爹娘含羞上吊而死,村子的陆姓族长一怒之下依照族法将那女子活活烧死。
那女子一口怨气终难释怀,加上这断头村地处谷底,阴气四合,风水阴阳交替,变化多端,那女子死后一缕魂魄终于变鬼。而那陆姓族长家里竟有个术士会些法术,早知那女子终会变鬼,遂将那女子骨灰收入一个坛子内,并在那坛子上施了法术,然后将坛子埋在山上一处阴寒之所,并配以阵法来镇住那女子的鬼魂。
后来解放初期一名云游至此的炼丹道士云游到此,见这山谷多奇花异草,于是深入谷内采药,借宿在村民的房子里,一日上山采药不小心挖出那个坛子,破坏了阵法。他也是道教一派的人物,本来应该识得那阵法,但是他只顾挖药,没看见周围有刻有符咒的石柱埋在周围结成阵法。
于是他将坛子带回村中居住处,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些灰烬。心想也许是谁家死人后的骨灰放在了那里,觉得晦气,扔到了后山坡,结果晚上十分女鬼现身,那女鬼因为曾怀过黑山妖的骨血,比一般的鬼魂要厉害许多,一夜杀害了村里几名曾经参与烧死她的人还有她生前的准夫家王姓一家许多人。今晚赤焰鬼问我们是姓王还是姓陆的原因也就在此。
那陆姓族长因为身边有术士保护逃过一晚。但从此以后每天晚上那女鬼都会来伺机杀害陆姓族长及他的家人,但有术士保护终不能得逞,那女鬼因生前被火烧死,因此鬼气凝结能化成红心蓝焰的火焰,名曰赤焰鬼。那术士只会些驱鬼之法,趁着赤焰鬼鬼术刚开始并不强大。能暂时驱离她,想捉住那赤焰鬼是万万不能。
于是那女鬼就肆无忌惮杀害村里其他村民,人死鬼变后,不论生前多么善良,变成鬼后都会暴戾残忍,因为鬼不属于这个世界,只有晚上它们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交汇的时候才能来到人的世界,而白天时候两个世界没有交界,白天是没有鬼的,白天鬼都在另一个世界。
如此过了几天时间,村中大多数村民都跑到了山外其他村里躲避灾难,陆姓族长身边的异人能列阵保护族长,但那女鬼鬼术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终究有一天会抵挡不住的。村人只好从外面请来道士捉鬼,但一个被赤焰鬼杀死,另一逃窜而去。
碰巧有位道士云游至此,道号“子玄”,听闻这个事情后,在当晚就施法把厉鬼捉住装入乾坤筒中,也就是那个绿竹筒。并埋在“消煞之地”,也就是我们那时去过的树林间的无草的空地,这种地方可以消除厉鬼心中的怨念,怨念小了,鬼力也就小了,慢慢的会消失,通过乾坤筒进入它该存在的空间,因为鬼身上散发异空间的阴冷,所以那个消煞之地才会阴冷异常。子玄道长又在周围布置了“天罡北斗阵”和“八卦锁魂阵”,强力镇住此鬼,果然从此村中太平,再无鬼影。
当地人视此道士为神仙下凡,对他是顶礼膜拜,周围村寨的人也都跑来一观神仙风采。道士见大家这样,恐怕在当时的政治局面下会惹祸上身,就想告辞,当地人死活不肯,一是想挽留道人,二是被厉鬼吓怕了,怕厉鬼有一天又跑出来害人。子玄道长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接近那个埋葬厉鬼的地方,待得几十年后,厉鬼慢慢消失了就没事了。
但是大家还是不放心,最后村人想出一个办法,子玄道长收了一个父母均被赤焰鬼害死的孩子为徒,要带着他四处云游,等孩子长大学成本领后,让他回来,即使以后厉鬼真的逃了出来,有这个孩子在也可以施法捉鬼保四方平安。众人一致同意,这才敲锣打鼓把子玄道长和那孩子送走。
过了若干年后,当初的孩子果然回来了,他跟子玄道长学了捉鬼的道术,而且云游中还凑巧碰见当年那个不小心放厉鬼出来的那个炼丹道士,那道士道号“抚炉真人”,属于“武道”之中“垂丹派”的弟子。而子玄道长属于“武道”中“除秽派”的门人。
遇见了这个抚炉真人,他们这才知道恶鬼出来害人的前因后果。那”抚炉真人“当年见死了那么多人,自己又没能力捉鬼,无脸在当地再呆了,于是早逃到外地去了。
子玄道长在外云游中身染不治之症,已经仙逝,当地村民知道消息后无不慨叹,曾目睹道长仙容的人们更是泪如雨下。众人为纪念子玄道长,在这麒麟谷的谷口,修建了一座道观,意在纪念子玄道长,也为镇住那厉鬼掩埋之地。
这回来的小道士道号“观山”,也就是我们面前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自称自己资质平庸,从师父子玄道长那里修习道术,只学会了十之有三,不然刚才早将赤焰鬼降住了。本来他这种学道士资质并不高的人是不会被吸收入除秽派的,当初子玄道长也是见他可怜才收他为徒,所以也就没按正统方式,一摸骨骼,二搭经脉,三试意志,四观人品的原则来收徒。但是子玄道长对观山说过,以观山现在所学法术,加上那赤焰鬼被消煞之地消磨掉大半的怨念,即使再出了什么意外,也能凭其所学将其制服。
那黑山妖当初送回那女子,是为了修炼土遁术,想是他得到了那柄冷月宝剑,要借助宝剑的灵力来修炼,然后它几十年没有出山,它再次出现才得知女子已经被烧死,并化鬼被镇在消煞之地,那黑山妖动怒连续在村里伤人,幸好有我在此,它才不能肆无忌惮,但是村民心知黑山妖是山灵,可活千年,而我不可能活过黑山妖,而且这山中闭塞,物资匮乏且贫困,于是都举家外迁,搬出了山谷。但那消煞之地黑山妖无法接近,而且那里还有八卦锁魂镇和天罡北斗阵,黑山妖万不能踏进那里一步,因此也无法放那赤焰鬼出来,黑山妖在这阴气弥漫的山谷能够生存,对谷中动物能够驱使,但不能离开此谷,谷外阳气胜,它是万万受不住的。
现在只有观山老人一人在此居住,他不愿意搬离此处,是为了纪念子玄道长,也是为了看守那个消煞之地,平时就在山上采摘草药山货到山外换取必须的生活用品。
但今晚捉鬼时候恰巧又有黑山妖在旁,增大了难度,致使观山道长身受重伤。老人飞出的那些符咒,分别是“封”字符和“驱字”符咒,那封字符咒对赤焰鬼不管用,但是赤焰鬼对驱字符咒却是忌惮。而封字符咒能封住黑山妖的妖术,并另它浑身烧焦。不过也是因为观山道长法力不高,若不然不论哪个符咒都能对赤焰鬼起绝对作用。
而老人那把剑是桃木剑,那颗木钉是桃木钉,桃木能驱妖辟邪,常被用来做法器。而要想杀死妖,就必须砍掉它们的头,或者刺破它们的心脏,所以老人才会去用桃木钉去刺黑山妖的心脏部位。
还有那面最终照住赤焰鬼幻做的白烟的铜镜叫做八卦镜,是子玄道长云游时偶然所得,极其具有摄鬼镇妖的功效。若没有它,今晚我们就异常凶险了。
我和老孙方知这黑山妖和赤焰鬼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好意思的说:那我们这次岂不是闯了大祸,而且还害您身受重伤。
观山笑笑说:本来再过一个月,赤焰鬼就会完全消失,没想到终究还是又让她出来一次,这也是天意呀。
我奇怪的说:大爷,我们这次是迷路了才走到这里的,而且我去那个消煞之地去并不是我想去的,刨出那个坛罐也不是我想刨的,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我又将白天三人如何迷路到如何梦游等事情一并告诉老人,观山叹口气说:你们会迷路,都是这黑山妖布置的幻境,要引人来这个村子,然后他迷住你的大脑,让你到了消煞之地,并在你眼前幻化出那个棺材,因为之前他已经在你梦中暗示你棺材里有你的朋友,所以你才会主动去掀开那个棺材,也就是拔开泥土把罐子掏出来。那凄凉的鬼哭声和坛子发出的说话声都是黑山妖幻化的。它知道赤焰鬼时日无多,所以设计想救她出来。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但是对于鬼妖这些东西,真是头一次见到,还是有些想不通,于是老人给我们讲了鬼妖的成因。
道教认为鬼有善恶之分,人死后灵魂脱离,归于尘,魂魄游离于异界空间,魂魄出窍后一般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慢慢化为无形。
如果属于正常死亡,人不会有什么怨念。如果是意外死亡,死者魂魄出窍后会对生前所受耿耿于怀,产生怨念。这怨念的强度是和死亡形式、死者生前的意志脾气有很大关系的。如果这个人生前意志坚定,是有仇必报的性格,若是死于非命,怀有大仇,一般魂魄出窍后,如果没能在一定时辰内化为无形,那就会变成厉鬼,会终日找人报仇,了却心愿。但死后变鬼的这种是极少的情况。鬼留在人间后,目的一般就是为了了结前世恩怨,报仇或者报恩,还有就是纯粹害人。而鬼只在夜晚存在,白天不存在是因为鬼的空间和人的空间只在夜晚有交集。
现代人生活内容太多,容易被周围事物干扰自己的意志,面对的诱惑也太多。所以古代人的意志要较现代人坚强,这就造成现代人死后变成鬼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老孙对观山道长的捉鬼的法术很感兴趣,一个劲夸赞老人武功高强。道长笑道:我这微末的功夫比起师傅来可是差远了,要是师傅在,举手间就能解决了赤焰鬼和黑山妖,你看赤焰鬼现在鬼术消磨了大半,我还差点打不过它。
老人突然对我说:我看你手拿符咒竟能拍住鬼火,你倒是个学法术的好材料,而且黑山妖单选中你去放了赤焰鬼,说明你心思流动,魂灵激涌,正是学法术的好体质。而且那冷月宝剑初次在你手里竟然能发出光芒,可见你和它有缘,不如我传了你法术吧。
我心头一块疑团终于揭开,怪不得黑山妖单单控制我去挖那陶罐呢,原来我更容易被控制,还有他开始只袭击老孙没有袭击我,想来也是因为我帮它放了赤焰鬼的原因。
但我对于观山道长要收我为徒一事有些犹豫,因为我再也不想接触什么鬼啊妖的了,简直太可怕了,弄不好就要丢了性命。但老孙可是很喜欢这捉鬼的法术,说道:老李你还犹豫什么?有这么好的事情还不答应?学门手艺多好?
我苦笑,见老人殷切的眼神,又看他这一身重伤,都是因我而起,所以点头答应,老人很是高兴,于是举行了简单的拜师仪式,老孙也非要拜师,老人欣然同意。我和老孙给老人磕了几个头,喊了声师父,就算是拜师入了“除秽派”。
师父让我取出木柜底下的一个木箱,打开里面是两本秘籍和几道符咒,其中一本叫“天道妙法”,是子玄道长所录,另一本叫“垂丹之术”,是那个抚炉真人送给子玄道长的。他将两本书交给我,然后又给我们讲了道教门派的一些事情。
道教分“文道”和“武道”。
“文道”就是道士参道且得道后广纳弟子宣扬道教,要么就是云游四方,传播道教,并在云游过程中不断参道,另外吸收一些其他门派优良文化为己所用以丰富提高道教水准。
“武道”分为“垂丹、除秽、御术”三大派。
“垂丹”就是炼丹,炼制的丹药主要是延寿、长生、成仙和一些独特功用,例如这道士炼制的“驱兽丹”,服用之后能在短时间内野兽不敢近身,诸如此类的丹药。
“除秽”派含驱鬼、镇怪、捉妖三类。
“驱鬼“就是使鬼不敢接近某人或某个地点。以达到保护人或保护地方安宁的作用。
“镇怪“就是用法术、符咒将鬼怪囚禁在某个地点或道家法器之中,以达到将鬼怪固定在某个位置不能出来害人的目的。
“降妖“就是利用法术将鬼怪捉住装进法器,埋在消煞之地让鬼慢慢消失,传送到另一个空间,也就是鬼该呆的空间。
这驱鬼、镇怪、捉妖三类都是通过符咒、布阵、咒语、指诀等达到相应目的的。此类道人以矛山道士比较出名。矛山道士也是这类道人里出类拔萃的一派,只是后来名气大了经常被人冒充,骗取钱财,结果被破坏了名声。
“御术派”在“武道”三大派里是最厉害的一派,这一派法术最为高强,普通的如“穿墙过屋”,高超的如“御剑之术”、“呼风唤雨”等等。
此派道人人数甚少,一方面是因为高深道术不轻易外传,一旦传授给心术不正者,会给人间酿成大货,所以一般都是师父对徒弟口口相传法术精要,不留下任何文字。
人数甚少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御术法术学习极其困难,要求学习的人悟性极高而且先天条件要非常优越才有可能学有所成。否则,强硬学习必会走火入魔,乃至一命呜呼!
只因天赋异禀的人少之又少,此类道人当今天下恐怕是已经没有传人了,那么多的奇妙法术也都尽数失传了。
老人又给我们讲了下道士画符的知识,御术派的符分为四种“封,驱,镇,封”,符咒宽约十厘米,长约三十多厘米不等,上画道教三清圣人,中画风云雷电,也就是符咒的类型,下书“急急如律令”等指示文字。这样才是一张完整的符咒,配合相应咒语就能达到相应的效果。符咒一阴一阳二十四小时就会失效,如果要长期保持效力就要配合道家阵法,阵法的法力因奇妙的组合能够生生不息,符咒再配合阵法就能长久保持和加力。
“驱”就是驱赶鬼怪之意。“镇”就是给鬼怪以镇摄,受符咒所制。封”就是封住鬼怪的法力。“分”就是分开人或动物体内的鬼怪。这就是道教除秽派最基本的四种符咒。
而老人使用的那把木剑是桃木剑,另外要扎进黑山妖心脏的是桃木钉。而那把老人说的冷月宝剑是道教失传多年的至宝,不知怎么会在黑山妖的肚子里,也一并传给了我们。
接着老人一刻不停的跟我们将起了该如何修炼除秽派的法术,还有功夫等等,还详细介绍了一些修炼过程的注意事项,听得老孙早就睡着了,而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听下去。最好老人让我好好钻研那本天道妙法,说里面的法术功夫高深的很,威力很大,只是他自己资质平庸,才没有领悟全部。
如此几个小时候天已经大亮,老人沉沉睡去,睡前还嘱咐我明天一定要到消煞之地去,把那个装鬼的绿竹筒重新埋回那个坑里面,而且嘱咐把那面铜镜盖在上面,说那铜镜克制赤焰鬼有奇效,为了稳妥就跟绿竹筒一起埋掉好了。
大家都沉沉睡去,但是我还饶有兴趣的钻研那本秘籍,那秘籍里都是一些繁体字加晦涩的字句,但是我上学时候对古文很是喜欢研究,对这个还能看懂一些,于是仔细琢磨其中诀窍,越琢磨越觉心情舒畅,不禁就想难道自己真是适合学这东西?
不觉已经日上三竿,一看表已经十点多了,我这才站起身来,打个哈欠,感觉天道妙法里的东西也挺好玩的,回去后查查字典理解了里面的内容相信会更有意思。
我看老孙和小路微微打着鼾,一转头看老人竟是一动不动。我心里一怔,忙过去查看,探他鼻息早已经没了温热,师父竟然已经仙逝!
想来是老人伤重,自知不治,才抓紧收徒授艺的,想到老人因我们而死,不禁悲从中来,呜咽不止,老孙醒过来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毕竟他也认了老人为师,不禁扼腕感慨。小路醒来后都已经不记得昨晚发生什么了,只记得那个白影子。我们简略跟他说了事情的经过,给他骇得不轻。
最后三人在道观之前用师父采药用的锄头等物挖了个坟墓,将师父葬在其中。削了个木牌刻上“恩师观山道长之墓”几个字。
三人在坟前屹立良久方去,先去那个陆家的房子,把绿竹筒装在那个坛子里,然后再到消煞之地埋了那绿竹筒。最后沿着老人昨晚指点的出谷路线,沿着谷口出山,辗转回到农家院,又休息了一晚,转天坐车回到天津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