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30.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
苍翠的青山,毛竹成片生长,一道梁接一道梁,一道岭接一道岭,竹林松涛,风过之后,万竹起伏,能与松涛媲美。
竹林既是风景,更是山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一身是宝,山民家中能见到的器具,几乎都能见竹子的影子,覆盖山民日常生活点点滴滴。
因此专门催生出一门手艺,就是山区的篾匠。历代传承,篾匠师傅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复杂的技巧,一根毛竹在手,没有他们制作不出的东西。
竹子可以剖成篾,也可以剖成条,经过火烧,还能增强韧性,变得可以折转弯曲,冷却之后固定成被折转和弯曲的形状,不再发生改变,因为这一个特点,毛笔几乎什么都可以制作。
制作竹制品,对竹子的要求较高,要年份足够,要通直肉厚,最好的竹子,是一层青色表皮刚刚转化成金黄的那一种,这样的竹子成熟度最好,肉质最厚,韧性最足。
山民用来砍伐毛竹的刀,像镰刀一样,有个弯曲的弧度,内侧是刀刃,用磨刀石打磨得相当锋利,前端成勾状,不但可以砍伐竹子,还能砍伐灌木、茅草,相当实用,或许正是因如此,被叫作了“茅镰刀”。
篾匠师傅有专用的篾刀,不像茅镰刀有弯曲的弧度,窄而平直,刀刃锋利,刀背很厚,正是方便挤开毛竹纤维。
竹子横向剖成篾,纵向剖成片,再细成条,最细称丝,要剖成能够编制物品的丝和篾,不是篾匠,没有篾刀,无法做到。竹篾、竹条、竹丝,还竹销,各有不同用途,混合使用,才能制成一个个实用器具。
剖制竹片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也不讲究,只要剖成片就行,一般人多剖几次,就能掌握些技巧。这种技巧,我在大约十五六岁的时候,才开始掌握,因为需要一些力气,才能配合技巧生出巧劲。
如果是整颗的竹子,竹稍一端以茅镰刀找准正中位置,使劲一挥,刀口锲入,竹子顺着纤维纹理裂开。然后平放地面,开口处脚踩一边,手抓一边,用力抬起,“噼噼啪啪”,跟炒豆子的声音一样,整个竹子就会顺势裂成两半。
力气要够,用力要快要均匀,快速中还要注意感受竹子的裂开情况,如果出现偏差,过程中要以手中巧劲调整。这样才能劈成大小相等,边缘齐整均匀的两半。
力气不够,感受不及时,调整不及时,都有可能出现大小不一,或者中间偏折,一颗竹子可能因此浪费。未完全长成的竹子,纤维的硬度和韧性还不够,是无法这样剖开的,一定要找完全长成,表面已经金黄的竹子才行。
竹片剖得越小,就越讲究技巧,要越熟练。一根长长的竹片,竹青朝上,竹黄朝下,一端抬起抓在手中,一端放在地上。竹片在自身重量下,会自然向下弯曲。
正中以刀砍开一个裂口,两手分别抓紧裂开的两片,一边稍微用劲往下压,一边快速均匀的用力,往两边拉开,操作起来就是猛然一压一抖一拉,就自然分成均匀的两半。
竹床竹椅,是山民家中最常见的,没有哪家没有,几张竹床,几把竹椅,摆放屋内,是山民家中的典型配置,方便自己使用,更方便接待来客。
竹床不但可以坐卧,还能堆放物品,晾晒干的衣物,收回之后,一般都是先堆放竹床之上,然后再一件件叠好放入衣橱。晾晒的干制品,有时也直接放上面,第二天接着拿出晾晒。
竹床的大小,一般都是刚好成年人躺卧,一段竹子取恰当位置截出个大小合适的口子,留下一段竹青,煨着火边烤边折,成为直角后等它冷却定型,口子处穿入一根竹杆,竹床的四只脚和边框就做好了。
边框上均匀固定一排竹片,再用竹子剖成一根根竹条,另用竹子做成销,将一根根竹条穿起,拼成一个平面,边拼边将竹销敲紧,放入边框的竹片上固定,就制成竹床。
轻巧而又方便,盛夏之夜,常用来屋外乘凉。有些家庭还会制作躺椅,也是竹子制作,与现在的摇椅相似。
躺椅可躺可摇,童年时我家就有一张,可以折叠收拢,还可以通过调节卡槽改变斜躺的角度,特别舒适,因此特别受青睐,每次都在我们四姊妹中争抢。
农村蚊子多,那时还没见过蚊香呢,或者有但是也没人购买,花这样的钱不合算。
农村人有农村人的智慧,将晒谷时淘出的瘪谷堆在一起,生起火沤起浓烟,用来驱赶蚊子。房屋之内,则是用“火笼”装上“火屎”,生起火之后,上面覆盖一块“枯饼”,沤烟驱蚊,不但不会呛人,还有些清香味。
山野的蚊子,可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仅此还是不够的,床上要安蚊帐,野外要准备蒲扇,不但驱赶炎热,更重要的是驱赶蚊子。
山区农村的盛夏,夜空之中,群星璀璨,是那么亮丽,又是那么深邃,引无数好奇和遐想。躺在竹床或者躺椅之上,常缠着父亲问这问那,了解到不少天体知识,听到不少神话故事。
从父亲那里收获的知识和故事,很快就会到小伙伴们面前吹嘘炫耀,每次都会相当自豪地在前面加上“我父亲说”,“我父亲说”是童年时代无知孩童的口头禅,只要是父亲说的,都认为是对的,都深信不疑。
那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并没有水泥铺就地面,当然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购买。“禾场”其实就是一块整平的田地,不象现在,家家门前都是一片开阔硬实的水泥地。
勤劳一些的家庭,也只是从附近小河中,挖来些沙子,铺垫在“禾场”上,使地面硬实平整,方便晾晒稻谷。如果遇雨天,经雨水浸泡,“禾场”常成烂泥地,难以行走。
因此“禾场”不能直接晒稻谷,而是要用到“晒垫”,将稻谷倒在“晒垫”上来晒。各家田地都较多,“禾场”因此都比较开阔,往往能铺上十几床“晒垫”,家门口位置窄的,还要另择开阔地带开辟“禾场”。
“晒垫”就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竹篾大约有一指来宽,薄到可能只有一毫米,一片片竹篾在篾匠师傅的手指中,飞快交替编制,一边还要用特制的扁长铁片推击,使拼接得细密严实。
最后四周用棕绳锁边,制成之后,在一端的正中位置,留出来了一段棕绳,用来捆绑。看起来像是一个个方格拼凑,略带美感,韵味十足。
“晒垫”利用了竹子的韧性,可以卷起,可以摊开。一张“晒垫”,摊开之后非常宽大,一般都是一丈来宽,两丈来长,齐齐整整的长方形。
又能卷成一个较细长的圆筒,棕绳捆紧,扛起放在屋檐,放成一排,以避露水或雨水打湿。因为是竹子制成,不能受潮,否则容易糜烂。
收割稻谷季节,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农家就将“晒垫”从屋檐下扛出,在“禾场”上铺开,然后再从家中挑出未晒透的稻谷,或者刚从田地里收割来的稻谷,倒在“晒垫”之上,摊平成薄薄的一层,利用太阳晒干晒透。
等到太阳下山,再将稻谷收起来,晒透了的入仓屯积,没晒透的收在箩筐之中,挑回家中来日再晒。箩筐也是用竹篾编制而成,一年的收成都在箩筐之中,等待交足公家的“提留”,等待送到粮站收购。